带轮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带轮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供应PVC加工配方设计原理慈溪市横河镇永胜塑料制品厂万芳

发布时间:2020-02-14 11:32:09 阅读: 来源:带轮厂家

供应PVC加工配方设计原理-慈溪市横河镇永胜塑料制品厂

供应pvc供应pvc PVC属于一类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大,从而导致PVC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纯PVC一般需要在160~2100C时才可塑化加工。 另外,PVC分子内含有的取代氯基,容易导致PVC脱HCl反应,从而引起PVC降解反应,所以PVC对热极不稳定,温度升高,会大大促进PVC脱HCl反应,纯PVC当温度达到1200C时,即开始脱HCl反应,从而导致PVC热降解发生。 鉴于PVC上述两个特点,纯PVC在未达到软化温度之前已开始发生热降解,从而导致纯PVC无法用塑化熔融法加工,因此,必须对纯PVC进行加工改性,使之可以用塑化方法加工。 PVC的加工改性方法为纯PVC中加入增塑剂和热稳定剂。 PVC中加入增塑剂,可以消若PVC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加分子的移动性,从而使其加工熔融温度下降,低于PVC的热分解温度。 PVC中加入热稳定剂,可以抑制PVC脱HCl反应,提高PVC热分解温度,使之高于PVC的熔融加工温度。 经过加工改性的PVC的熔融加工温度远远低于其热分解温度。 另外,PVC熔体还具有熔体弹性低、延展性差等不足,加入加工助剂,可以改善PVC加工中产生的熔体破裂、制品无光等缺点。 PVC加工配方用助剂 PVC加工配方中所用的助剂主要有四种,即增塑剂、热稳定剂、润滑剂和加工助剂。 增塑剂 增塑剂是指可提高聚合物塑性的一类物质,增塑剂主要用于PVC树脂,其用量可占整个增塑剂用量的98%以上。 增塑剂的主要作用如下: 降低聚合物熔融温度及熔体粘度,从而降低其成型加工温度; 使聚合物制品具有柔软性、弹性及耐低温性能。 增塑剂的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增速效率、相容性、耐寒性、耐久性、耐热性、绝缘性、阻燃性及卫生性等。 热稳定剂 PVC热稳定机理 纯PVC树脂对热极为敏感,当加热温度达到900C以上时,就会发生轻微的热分解;当温度达到1200C后,即发生明显的热分解反应,使PVC树脂颜色逐渐加深,PVC的热降解机理十分复杂,但PVC的热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由于脱HCl反应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最后导致大分子链断裂。 虽然PVC的热分解机理还不十分成熟,但防止PVC热分解的热稳定机理则比较成熟,它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热稳定目的的。 1.捕捉PVC热分解产生的HCl,从而防止HCl的催化降解作用。铅类稳定剂主要按此机理作用,此外还有金属皂类、有机锡类、亚磷酸酯类及环氧类等按此机理作用。 2.置换活泼的烯丙基氯原子。金属皂类、鸭磷酸酯类和有机锡类可按此机理作用。 3.与自由基反应,中止自由基的传递。有机锡类和亚磷酸酯类按此机理作用。 4.与共轭双键加成作用,抑制共轭链的增长。有机锡类和环氧类按此机理作用。 5.分解氢过氧化物,减少自由基的数目。有机锡和亚磷酸酯类按此机理作用。 6.钝化有催化脱HCl作用的金属离子。 同一种稳定剂可按几种不同的机理实现热稳定目的。 润滑剂 润滑剂是PVC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助剂。在PVC中添加适量润滑剂,可以降低PVC熔融前粒子之间和PVC熔体中大分子间的相互摩擦;降低PVC熔体育塑料机械接触面之间的相互摩擦。适量润滑剂可改善PVC熔体流动性,提高生产效率,并防止摩擦生热而引起PVC降解,提高制品外观质量。 按功能可分为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外润滑剂与PVC相容性较差,易从树脂熔体内部迁移至表面,形成润滑剂界面层,从而降低PVC熔融前粒子之间和PVC熔体与塑料机械接触面之间的相互摩擦。内润滑剂含有极性基团,与PVC有较好的相容性,能减少PVC分子间作用力,降低熔体粘度,改善熔融流动性。 内外润滑剂之分只是相对而言,并无严格划分标准。在极性不同的树脂中,内外润滑剂的作用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硬脂酸醇、硬脂酸胺、硬脂酸丁酯及硬脂酸单甘油酯对极性树脂(如PVC及PA)而言,起内润滑作用,但对于非极性树脂(如PE、PP)而言,则显示外润滑作用。相反,高分子石蜡等于极性树脂相容性差,如在极性PVC中用作外润滑剂,而在PE、PP等非极性树脂中则为内润滑剂。在不同加工温度下,内、外润滑剂的作用会发生变化,如硬脂酸和硬脂醇用于PVC压延成型初期,由于加工温度低,与PVC相容性差,主要起外润滑作用,当温度升高后,与PVC相容性增大,则转变为内润滑剂作用。 加工助剂 加工助剂的作用原理 PVC熔体延展性差,易导致熔体破碎;PVC熔体松弛慢,易导致制品表面粗糙、无光泽及鲨鱼皮等。因此,PVC加工时往往需要加入加工助剂,以改善其熔体的上述缺陷。 加工助剂为一类可以改善树脂加工性能的助剂,其主要作用方式由三种:促进树脂熔融、熔体流变改性及赋予润滑功能。 1.促进树脂熔融PVC树脂在剪切力下加热时,加工改性剂首先熔融并粘附在PVC树脂微粒表面,基于其与树脂的相容性及高分子量,使PVC粘度及摩擦增加,从而有效地将剪切应力和热传递给整个PVC树脂,加速PVC熔融。 2.熔体流变改性PVC熔体具有强度差、延展性差及熔体破裂等缺点,而加工改性剂可改善熔体上述六边形。其作用机理为:增加PVC熔体的粘弹性,从而改善离模膨胀和提高熔体强度等。 3.赋予润滑性加工改性剂与PVC相容部分首先熔融,起到促进熔融作用;而与PVC不相容部分则向熔融树脂体系外迁移,从而改善脱模性。 冲击改性剂 硬PVC冲击强度较低,耐低温性能较差。为了扩大应用范围,须在通用型PVC树脂中共混冲击改性剂。目前,冲击改性剂的主要品种有氯化聚乙烯(CPE)、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MBS)、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ABS)、EVA、ACR、丙烯腈与丁二烯无规共聚物(NBR)及刚性粒子等。其中ACR的抗冲击性、与PVC相容性、光稳定性好于CPE、MBS。MBS透明性与其它助剂配伍性好于ACR、CPE。由于CPE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且价格较低,目前用量较大。MBS主要用于硬PVC透明制品。ACR具有较多优异性能,将不断发展。刚性粒子改性剂大有发展前途。 氯化聚乙烯(CPE)是由HDPE粉料氯化制得。外观为白色粉末。CPE与PVC的相容性取决于CPE中氯含量和氯原子在PE主链上的分布情况。氯含量大于40%的CPE与PVC相容性好,对PVC有增塑作用,不适于做冲击改性剂。在一定加工条件下,CPE呈连续网状形态(非化学交联的物理网),PVC粒子破裂为初级粒子进入网孔中,并使PVC初级粒子与二次粒子之间扩散分子链结合时,PVC与CPE共混体系才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硬PVC制品生产宜选用氯含量35~38%的CPE做冲击改性剂。研究结果表明,当CPE添加量为8~16phr时,PVC/CPE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增幅较大,但拉伸强度相应降低。当CPE添加量为16phr以上时,PVC/CPE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增加缓慢。一般情况下,PVC100phr添加CPE8~12phr。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MBS):目前采用的大多数冲击改性剂对硬PVC制品透明性有不良影响,MBS与PVC折光率相近,而且核/壳结构的弹性体结构,能使改性的PVC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MBS的PVC/MBS体系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提高,但拉伸、弯曲强度下降。100phrPVC中加入8~15phr,冲击强度明显提高,透明性良好。但MBS用量大于15phr时,不仅透明性增加的不明显,而且冲击强度呈下降趋势。因此,MBS用量以8~12phr为宜。值得注意的是,MBS易被液体助剂溶胀,在PVC多组分原料混合时,MBS应最后加入。MBS含有丁二烯,易老化,不宜用于户外制品。按MBS三组分比例及胶核粒径大小,将其工业产品分为不同等级和牌号,主要有通用型、透明型、高抗冲型、非变白型、特殊用途型等。使用MBS时,应按PVC制品综合性能要求选用适宜牌号。 硬PVC压延片材与瓶类用MBS牌号 MBS生产商硬PVC压延片材PVC瓶 [日]中渊化学公司 (KaneAce)B-11A、B-12、B-22、B-52、B-521B-11A、B-12、B-22、B-28、B-52、B-521、B-58 [日]吴羽化学公司 (KurehaBTA)BTA-3K2、BTA-705、BTA-712、BTA-713BTA-713 [日]三菱人造丝公司 (MetablenC)C-100、C-110、C-201、C-202C-201、C-202 ACR冲击改性剂:ACR冲击改性剂与ACR加工助剂结构不同。核/壳结构的ACR冲击改性剂含有丙烯酸酯类交联弹性体组成的核,核外是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组成的壳。与其它冲击改性剂相比,ACR的加工性能较好。PVC/ACR制品抗冲击强度较高,表面光洁、耐老化性能优良。通常硬PVC户外制品多采用ACR冲击改性剂。国外主要有美国Rohm Hass公司、日本中渊化学、吴羽化学、三菱人造丝等公司生产ACR抗冲击改性剂。国内苏州安利等公司生产。 刚性粒子类冲击改性剂:随着塑料抗冲击改性机理研究的进展和超细化技术与纳米粒子的开发应用,原来认为刚性粒子不能用作冲击改性剂的观念已被突破。按刚性粒子既增强又增韧的机理,已用纳米粒子(例如纳米CaCO3)制得PVC/CaCO3等复合材料。以纳米粒子改性PVC、PP、PE、EVA、PS的应用结果表明,无机刚性粒子与有机冲击改性剂之间有良好的协同效应。据报道,国外已研究用非晶SiO2粒子替代CPE、ACR等。 偶联剂 偶联剂也称表面处理剂,是一种能通过化学和(或)物理作用将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原来不易结合的材料较牢固地结合起来的物质。主要用于无机增强材料或填料(极性物)与非极性的聚合物之间。偶联剂不仅可使填料和聚合物紧密相连而达到良好的机械强度,而且填料经过偶联剂处理后,聚集的颗粒直径大多明显减少,可提高填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使填料聚合物体系的流动性得以改善。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改进制品的机械性能、表观质量和加工性能。 偶联剂大致可分为硅烷、钛酸酯、铝酸酯等几类,但应用广泛的主要是前两种。 聚氯乙烯树脂结构中由于Cl-的存在,不同于聚烯烃,是一种极性聚合物,所以偶联剂在其配方中应用较少。但研究表明,偶联剂,特别是钛酸酯偶联剂对提高聚氯乙烯-碳酸钙体系的冲击强度有很大帮助,是相同配比未经偶联处理配方的4 9倍。这也说明聚氯乙烯填充材料在偶联剂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 实际生产中,偶联处理是针对填料进行的,比如对碳酸钙的偶联处理是由填料生产厂家完成的。进行配方设计时一般不涉及偶联剂的选取,只是根据性能和成本,选择经过不同方式和偶联剂处理的填料。 但也有报道:加有钛酸酯类偶联剂,并填充了25%碳酸钙的硬聚氯乙烯管材配料,将在其挤出性能上有所改进,其冲击强度也比不填加者好。将0.5%钛酸酯加入到一种软聚氯乙烯配料中,就能使碳酸钙填料量大为增加,从每100份树脂添加100份碳酸钙增到每100份树脂添加150份碳酸钙,且其物理性能不变。 填充剂 在PVC中加入某些无机填料作为增量剂,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某些物理机械性能(如硬度、热变形温度、尺寸稳定性与降低收缩率),增加电绝缘性和耐燃性。 按化学成分,塑料填充剂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无机粉末填充剂品种较多,主要有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水合氧化铝、硅灰石、硅藻土、白炭黑(SiO2)、硫酸钙、硅铝炭黑(主要成分SiO2和Al2O3)、玻璃微珠、红泥(氧化铝生产中的副产物)等。导电塑料常用导电炭黑、金属粉作填充剂。 目前,塑料制品生产中常用的填充剂是碳酸钙、滑石粉等。重质碳酸钙是以天然矿石为原料,经超细粉碎制得。轻质碳酸钙以天然石灰石为原料,主要用化学沉淀法制得。碳酸钙的粒度分级为:微粒1~5?m、微细0.1~1?m、超细0.02~0.1?m、超微细 0.02?m。(1nm=10-3?m) 近年来,将无机填料纳米化,并将它运用到塑料中成为改性剂一直是研究热点,并已经有了部分研究成果如纳米碳酸钙增韧增强PVC,这其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将纳米产品均匀分散于塑料中。 在硬质挤压成型过程中,PVC制品一般的填料为碳酸钙和硫酸钡。对注塑制品,要求有较好的流动性和韧性,一般宜用钛白粉和碳酸钙。硬质制品的填料量在10份以内对制品的性能影响不大,近年来大家为了降低成本,使劲添加填料,这对制品的性能是不利的。 在软制品方面,加入适量的填料,会使薄膜具有手感很好的弹性,光面干燥而不显光亮,并有耐热压性高和永久形变小等优点。在软制品配方常用到滑石粉、硫酸钡、碳酸钙、钛白粉与陶土等填料。其中滑石粉对透明性影响较小。生产薄膜时,填料用量可达3份,多了影响性能。同时要注意填料细度,否则易形成僵块,使塑料断裂。在普通附层级电缆中主要添加碳酸钙;绝缘级电缆附层中加入煅烧陶土,可以提高塑料耐热性和电绝缘性。此外,三氧化二锑也可作为填料加入软制品中,以提高制品耐燃性。 特别提出,目前普遍钙锌稳定剂对高填充的碳酸钙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反应,主要为发红,这往往不是钙锌稳定剂稳定性不够,而应该是碳酸钙中某种杂质的影响。建议选材时,尽量选用白度好的,未加活性成分的超微细轻质碳酸钙粉作填料,则可以减轻不良反应。 PVC耐老化剂 PVC制品中虽已添加了热稳定剂,有一定光稳定作用,但仅靠热稳定剂不能满足户外使用的耐老化要求。实践证明,PVC农膜中添加光稳定剂和抗氧剂是必要的。为抑制自动氧化反应,将光稳定剂与抗氧剂并用有良好效果。由金属皂类热稳定剂、各种原料和加工过程中引入的金属杂质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的金属离子对PVC脱HCl有催化作用,添加亚磷酸酯类鳌合剂能抑制金属离子催化降解。 (一)抗氧剂 PVC制品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因受热、紫外线的作用发生氧化,其氧化降解与产生游离基有关。主抗氧剂是链断裂终止剂或称游离基消除剂。其主要作用是与游离基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使连锁反应终止,PVC用主抗氧剂一般是双酚A。还有辅助抗氧剂或过氧化氢分解剂,PVC辅助抗氧剂为亚磷酸三苯酯与亚磷酸苯二异辛酯。主辅抗氧剂并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二)紫外线吸收剂 在户外使用的PVC制品,因受到它敏感波长范围的紫外线照射,PVC分子成激发态,或其化学键被破坏,引起游离基*,促使PVC降解与老化。为了提高抗紫外线的能力,常加入紫外线吸收剂。PVC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有三嗪-5、UV-9、UV-326、TBS、BAD、OPS。三嗪-5效果最好,但因呈黄色使薄膜略带黄色,加入少量酞菁蓝可以改善。在PVC农膜中常用UV-9,一般用量0.2~0.5份。属水杨酸类的TBS、BAD与OPS作用温和,与抗氧剂配合使用,会得到很好的耐老化效果。对于非透明制品,一般通过添加遮光的金红石型钛白粉来改善耐候性,这时如果再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则需要很大用量,不十分合算。 (三)螯合剂 在PVC塑料稳定体系中,常加入的亚磷酸酯类不仅是辅助抗氧剂,而且也起螯合剂的作用。它能与促使PVC脱HCL的有害金属离子生成金属络和物。常用的亚磷酸酯类有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苯二异辛酯与亚磷酸二苯辛酯。在PVC农膜中,一般用量为0.5~1份,单独用时初期易着色,热稳定性也不好,一般与金属皂类并用。 我国软PVC棚膜早已采用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剂 鳌合剂组成的耐老化剂体系。实际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为UV-9或三嗪-5,抗氧剂为双酚A,鳌合剂为亚磷酸三苯酯。多年来,因三嗪-5紫外线吸收剂使PVC棚膜着色而限制了其应用。人们发现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羟苯基取代基的三嗪类化合物颜色较重后,已开发成功含单羟苯基取代基的浅色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Ciba精化公司的Tinuvin1577和Cytec公司的CyasorbUV-1164。无色的苄叉丙二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具有吸收低波段紫外线能力的新品种。 增塑剂、 增塑剂是指可提高聚合物理性的一类物质,增塑剂主要用于PVC树脂,其用量可占整个增塑剂用量的98%以上。增塑剂的加入,可以降低PVC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使PVC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流动温度与所含微晶的熔点均降低,增塑剂可提高树脂的可塑性,使制品柔软、耐低温性能好。 增塑剂在10份以下时对机械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当加5份左右的增塑剂时,机械强度反而最高,是所谓反增塑现象。一般认为,反增塑现象是加入少量增塑剂后,大分子链活动能力增大,使分子有序化产生微晶的效应。加少量的增塑剂的硬制品,其冲击强度反而比没有加时小,但加大到一定剂量后,其冲击强度就随用量的增大而增大,满足普适规律了。此外,增加增塑剂,制品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均有下降,每增加一份增塑剂,马丁耐热下降2~3。因此,一般硬制品不加增塑剂或少加增塑剂。有时为了提高加工流动性才加入几份增塑剂。而软制品则需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剂,增塑剂量越大,制品就越柔软。 增塑剂总量,应根据对制品的柔软程度要求及用途、工艺及使用环境不同而不同。一般压延工艺生产PVC薄膜,增塑剂总用量在50份左右。吹塑薄膜略低些,一般在45~50份。 增塑剂的主要作用如下: 1.降低聚合物熔融温度及熔体粘度,从而降低其成型加工温度; 2.使聚合物制品具有柔软性、弹性及耐低温性能。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 增塑剂与树脂的极性不同,其作用机理也不相同。 1.体积效应这种效应主要是对非极性增塑剂而言,它的作用方式为插入树脂的分子链中间,增大分子之间的距离,从而消弱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降低熔融粘度,增加分子链的柔顺性,此类增塑剂的加入量越多,其体积效应越大,而且长链形状结构增塑剂的体积效应比环状结构增塑剂大。 2.屏蔽效应这种效应主要是针对极性增塑剂而言,其作用方式为用极性增塑剂与极性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代替了聚合物分子之间的极性引力,从而消弱了分子间的作用力,这种增塑作用称为屏蔽效应。 增塑剂的性能 增塑剂的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增塑效率、相容性、耐寒性、耐久性、耐热性、绝缘性、阻燃性及卫生性等。 增塑效率指增塑剂对聚合物的增塑能力大小或增塑效果好坏,不同增塑剂增塑效率大小是一个相对概念。增塑效率一般用改变定量柔性指标所需加入增塑剂量的多少来评定,增塑剂加入量越少,其增塑效率越高。一般的分子量的增塑剂较高分子量增塑剂对PVC的增塑效率高,而随增塑剂分子极性增加,烷基支链化程度和芳环结构增多都使增塑效率下降。 常用增塑剂的增塑效率顺序为:DBS DBP DOS DOA DOP DIOP M-50 TCP PCl-50。 相容性指增塑剂与聚合物的相容能力,同一增塑剂对不同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不同。 常用增塑剂与PVC相容性顺序为:DBS DBP DOP DIOP DNP ED3 DOA DOS 氯化石蜡。 耐寒性指增塑剂增塑制品的耐低温性能。增塑剂的耐寒性与其结构有关,以亚甲基( CH2 )为主体的脂肪族二元酸酯的耐寒性最好,是一类最常用的耐寒增塑剂,而含环状和支化结构的增塑剂因低温下在聚合物中运动困难而使其耐寒性极佳。 常用增塑剂的耐寒性顺序为:DOS DOZ DOA ED3 DBP DOP DIOP DIDP DNP M-50 TCP。 耐久性指增塑剂在增塑制品中的持久性存在的能力。主要包括耐迁移性、耐抽出性及耐挥发性等。 耐迁移性增塑剂的迁移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塑剂由制品内部向外部表层渗出;二是增塑剂向与其接触固体转移。增塑剂的迁移与其相容性有关,相容性越差则迁移性越大。另外,分子量大、含有支链或环状结构增塑剂耐迁移性好。 耐抽出性指增塑剂扩散到与之接触的液体介质中的倾向。介质主要有水、溶剂、洗涤剂及润滑油等。就耐油、耐溶剂性而言,非极性烷基所占比重较大的增塑剂耐抽出性差,苯基、酯基及支化程度高的增塑剂耐抽出性好;而耐水性则与上述正好相反,聚酯类是耐抽出性优良的增塑剂品种。 耐挥发性指增塑剂受热时,从制品表面向空气中扩散的倾向。增塑剂的挥发性与其分子量有关,一般分子量越小,其挥发性越大。从分子结构来看,直链烷基结构较支链烷基结构增塑剂的耐挥发性好;分子内含有环状等大体积基团的增塑剂耐挥发性好。一般聚酯类、环氧类、DIOP、TCP及季戊四醇等增塑剂的耐挥发性好。 绝缘性增塑剂的绝缘性不如PVC树脂,随着增塑剂加入量的增大,PVC电绝缘性下降。在PVC绝缘制品选用增塑剂时,要注意其绝缘性。常用增塑剂的绝缘性顺序为:TCP DNP DOP M-50 ED3 DOS DBP DOA。 卫生性指增塑剂的毒性,大部分增塑剂都无毒或低毒,环氧类和柠檬酸酯类为无毒增塑剂,苯二甲酸酯类和二元羧酸类为低毒增塑剂,但DOP、DOA有致癌嫌疑;磷酸酯类增塑剂大都有毒,只有磷酸二苯2-乙基己酯例外;氯化石蜡也属有毒类增塑剂。 阻燃性磷酸酯类和氯化石蜡类属于阻燃增塑剂,其阻燃性顺序为:TCP TPP TOP DPOP。 常用增塑剂品种 增塑剂的品种很多,按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可以分成主增塑剂和辅助增塑剂两类。主增塑剂有苯二甲酸酯类和磷酸酯类,辅助增塑剂有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环氧类等。按增塑剂的结构分类可以分成: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环氧化物类、聚酯类等。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具有较高的增塑效率和良好的耐挥发性、耐迁移性、耐水抽出性,耐候性等综合性能。生产软PVC压延农膜,以DOP为主增塑剂,并以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DOA)为耐寒增塑剂。环氧脂肪酸酯类增塑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寒性,常用品种为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等。食品包装用高阻隔性聚偏二氯乙烯(PVDC)薄膜,需添加适量8~10phr无毒增塑剂。主要品种为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乙酰柠檬酸三(2-乙基己)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DOS)等。这些增塑剂也是PVC常用的无毒增塑剂。相关文章推荐:pvc片材是什么材料pvc服装不一样的感官时尚

上一篇:

TPE与PVC的各种区别

性感美女照片

裸美女

美女裸照

性感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