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轮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带轮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年俗展上话年俗

发布时间:2020-07-13 18:47:02 阅读: 来源:带轮厂家

按照北方习俗,过年时做面食、贴对联。资料照片

尽管离春节还有10天,但浓浓的年味儿已在京城蔓延开来。

1月20日,早上不到9点,地处北京西郊的石景山体育馆外,已排起长长的队伍。体育馆内正在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览。

走进体育馆,“笔墨绘春”“张灯结彩”“舞动春风”“雕福塑瑞”“锦绣前程”“点石化金”“品味醇美”等8个展区依次铺开,剪纸、年画、灯彩、风筝、面人、泥塑、香包、织锦、陶瓷、漆器、茶叶制作等近80个跟年文化有关的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正向观众介绍各地的年节习俗并现场展示精湛技艺。

在“笔墨绘春”展区,记者看到几乎每一个展台面前都挤满了人。这里主要展示祖国东南西北各地的手绘年俗精品,包括彩塑京剧脸谱、湖北江汉平原皮影戏、藏族唐卡和河北武强木版年画等。由于地域相隔比较远,各地手绘年俗在制作工艺、载体、艺术风格等方面特色鲜明。

“桃花坞年画以直接反映每个时期的时事风俗及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点,而杨柳青年画取材内容较为广泛,除了历史故事,还有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在桃花坞年画展台前,来自苏州桃花坞年画博物馆的“80后”叶小香正向观众介绍中国传统年画中“南桃”与“北柳”之间的区别。

听了这番介绍,从东城区赶来看展览的李大爷有些感慨:“以前过年,家家户户贴年画、剪剪纸,甭提多热闹,可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些过年的习俗越来越淡漠了!”李大爷告诉记者,儿子儿媳都在外企上班,家里的生活条件很好,但儿子儿媳连饺子都不会包,对贴年画等年俗更是一窍不通。“老辈们传了几百年的年俗总不能就这么丢了吧,所以我和老伴儿带9岁的孙子来长长见识。”李大爷说。

“在南京有‘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的说法。”在秦淮灯彩展台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淮灯彩传承人陈柏华介绍说,如今的秦淮灯彩早已打破“初八上灯,十八落灯”的习俗,腊月二十八就上灯,直到正月过完才下灯。如今,春节期间的秦淮河畔,再次出现“家家走桥,人人看灯”“银烛影中明天下,相逢俱是看灯人”的热闹景象。

在很多年俗式微的情况下,秦淮灯彩这种年俗何以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陈柏华告诉记者,秦淮灯彩的兴盛得益于政府的扶持和传承人的不懈努力。在各级文化部门的支持下,陈柏华和其他秦淮灯彩传承人,建立了“秦淮花灯”网站和句容秦淮花灯文化研究中心。不仅如此,秦淮河畔年年举办秦淮灯会,展示秦淮灯彩,为老百姓接触、了解这一非遗年俗提供了大量机会。有接触才有了解,有了解才可能喜爱。秦淮灯彩正是在与老百姓的不断接触中重新获得百姓的青睐。

秦淮灯彩展台不远处是山东潍坊杨家埠风筝展台。陈柏华话音未落,65岁的杨家埠风筝传承人张效东正牵引着一只风筝想要“放飞”,引得观众纷纷举起相机“咔嚓”按下快门。张效东介绍说,放风筝一直是潍坊当地的传统年俗,而杨家埠风筝在当地做得最有特色。

300年来,杨家埠风筝一直引领潍坊当地风筝制作文化的潮流。张效东把其中的秘诀归结为“与时俱进”。他边介绍,边拿起一只名为“鼠猫争春”的大风筝指给记者看:“这只风筝,不仅色彩讲究,式样新颖,更是一只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动态风筝。当‘鼠猫争春’飞起来时,它腹部的杠杆在压力的作用下就会触动尾部的铃铛和灯泡的电源,发出清脆的声响和闪烁的灯光。”

众人听完介绍,无不啧啧称奇。看样子,传统年俗文化也需要不断创新。(记者 韩业庭)

岳阳西服定制

吉安西装定制

松滋定制西服

苏州设计工服